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批的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向8省(区)交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1.3万余件,罚款近2亿元,超3000人因环境问题被问责。

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加快城市群建设,提高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县域经济承接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能力。会议确定了以下重点任务:一是顺应经济梯度转移趋势,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产业转移新模式,引导和支持东南沿海地区符合环保等要求的产业、国内外知名企业生产基地等向中部地区有序转移。

为了明年经济,各地都拼了!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会议认为,加快信息化发展,促进资源互联集成、高效利用,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对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动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意义重大。会议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对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科技、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二是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支持建设综合保税区等,加快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

三要构建网络和信息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保障体系,依法加强监管,顺应群众呼声,重点加大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让群众安全放心使用网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审议通过十三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国家信息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规划,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升级记者从13日长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2016年长江流域完成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投资总计25亿元,水利系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00平方公里,减少土壤侵蚀量超过500万吨。

作为流域管理机构,长江委组织相关部门对长江流域片213个水利部批复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督查,同时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及信息化建设。冯明汉表示,随着近年来水土保持力度的加大,整个流域水土流失的程度比上世纪80年代大有缓解,到2020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面积还将进一步增加,生态形势总体向好。据长江委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戴润泉介绍,2016年,长江流域实施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有4类,实施范围涉及13个省(区、市)的334个县,完成总投资2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9亿元,地方投资6亿元,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00平方公里。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副局长冯明汉说,4200平方公里主要指的是水利系统国家投资项目,约占全社会治理面积的三分之一,不包括社会治理和国土、林业等系统的治理面积。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总量均居全国七大江河流域首位据长江委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戴润泉介绍,2016年,长江流域实施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有4类,实施范围涉及13个省(区、市)的334个县,完成总投资2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9亿元,地方投资6亿元,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00平方公里。

为了明年经济,各地都拼了!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总量均居全国七大江河流域首位。冯明汉表示,随着近年来水土保持力度的加大,整个流域水土流失的程度比上世纪80年代大有缓解,到2020年,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面积还将进一步增加,生态形势总体向好。记者从13日长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2016年长江流域完成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投资总计25亿元,水利系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00平方公里,减少土壤侵蚀量超过500万吨。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副局长冯明汉说,4200平方公里主要指的是水利系统国家投资项目,约占全社会治理面积的三分之一,不包括社会治理和国土、林业等系统的治理面积。

作为流域管理机构,长江委组织相关部门对长江流域片213个水利部批复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督查,同时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及信息化建设。根据2012年公布的水利普查结果显示,整个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8.5万平方公里在生产过程中,标准要求企业在原材料选择上必须符合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要求。目前,市场上很多空气净化器的实际效果与宣传不符,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产品的信心。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标准对产品去除细颗粒物、去除甲醛或甲苯的最低净化能效进行了规定。标准实施后,消费者可以根据净化器产品上是否贴有中国环境标志作为购买净化器产品的重要依据之一,选择适合自己的空气净化器产品。

为了明年经济,各地都拼了!

标准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大量人工复合材料用于家装材料、家具和室内物品,会释放甲醛、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危害人体健康。

根据不同房间的适用面积来确定对PM2.5、甲醛或甲苯等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洁净空气量(CADR)提出指标要求。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13日发布我国首个空气净化器中国环境标志标准,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的空气净化器产品,促进和规范空气净化器市场的健康发展。此次发布的标准从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到废弃和回收全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记者从13日举行的中国环境标志空气净化器标准发布及推广试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生产过程中,标准要求企业在原材料选择上必须符合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要求。标准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

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13日发布我国首个空气净化器中国环境标志标准,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的空气净化器产品,促进和规范空气净化器市场的健康发展。此次发布的标准从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到废弃和回收全生命周期进行控制。

大量人工复合材料用于家装材料、家具和室内物品,会释放甲醛、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危害人体健康。根据不同房间的适用面积来确定对PM2.5、甲醛或甲苯等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洁净空气量(CADR)提出指标要求。

记者从13日举行的中国环境标志空气净化器标准发布及推广试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市场上很多空气净化器的实际效果与宣传不符,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产品的信心。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标准对产品去除细颗粒物、去除甲醛或甲苯的最低净化能效进行了规定。标准实施后,消费者可以根据净化器产品上是否贴有中国环境标志作为购买净化器产品的重要依据之一,选择适合自己的空气净化器产品为解决空气污染这一难题,包括环保部门在内的多个政府部门都在努力。霾一旦列为气象灾害,就会排除人为污染的情形,而成为不可抗力免责事由。

然而,12月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修改二稿)》(以下简称《草案》)第二款的规定引起了国内外著名法学家、科学家以及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提出质疑。他说,《草案》将霾入法,从立法权限来说没有问题,上位法没有相关规定,但是霾和气象灾害是不一样的,把霾写进去不具有科学性。

复旦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梓太认为,要把气象灾害这个概念搞清楚。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把雾和霾混在一起毁了雾的美好雾是雾,霾是霾。事实上,今天入秋以来,只要是静风、静稳,几乎都没有躲过空气污染。

目前,空气污染无疑已经成为人们的心腹之患。常纪文说,霾不能列为气象灾害,建议改为气象灾祸。在他看来,霾若被列为气象灾害,不但没有科学性,而且会留下一个大的法理上的漏洞。她表示,从科学上看,如果将以气象变化方式表现的污染霾定义为气象灾害,那么以大气污染的其它形式如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是否都要定义为气象灾害。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竺效表示,如果将霾通过立法列为气象灾害,必定会给未来的环境侵权诉讼带来法律适用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她指出,立法事关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是一种政治家的行为,不能以技术化方式简单思维,否则,不仅实现不了规范主体行为的预期目标,而且会造成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希望立法者真正秉持良法善治的法治思维,慎重对待法律概念。

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纠正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以从根本上解决严重的雾霾问题,消除雾霾产生的内因。王自发认为,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是有明显区别的。

也就是说,离开人类排放活动,自然界自身的变化不可能有霾出现。霾的造成虽然有一定自然因素成因,但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在静风、逆温条件下形成的,与冰雹等气象灾害在成因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从科学上来说不能列为气象灾害。